表面处理氢氧化铝微粉(PF-S)
PF-1S牌号产品系公司自主研发、获国家发明专利 (一种表面包覆改性氢氧化铝微粉的生产方法,专利号:ZL 2015 1 0339865.5)的氢氧化铝微粉表面处理新技术生产的高技术产品,使表面能很大、吸附趋势很强的超细氢氧化铝微粉达到最佳改性效果,从根本上解决了超细离子团聚现象和改性不充分、分散不均匀问题。
关键词:
所属分类:
表面包覆改性产品
表面处理氢氧化铝微粉(PF-S)
图文详情
产品名称:表面处理氢氧化铝微粉
PF-1S牌号产品系公司自主研发、获国家发明专利 (一种表面包覆改性氢氧化铝微粉的生产方法,专利号:ZL 2015 1 0339865.5)的氢氧化铝微粉表面处理新技术生产的高技术产品,使表面能很大、吸附趋势很强的超细氢氧化铝微粉达到最佳改性效果,从根本上解决了超细离子团聚现象和改性不充分、分散不均匀问题。特别是在高性能(航天、海底电缆、耐候性电缆等)的应用中,与未经处理的产品相比,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铝微粉具有以下明显优势:
改善分散均匀性 |
降低输电损耗 |
缩短混炼时间,易于挤出 |
改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 |
增强耐热、阻燃性能 |
增强耐水性,改进动态稳定性 |
名称 |
单位 |
指标值 |
Al(OH)3 |
[%] |
≥99.6 |
SiO2 |
[%] |
≤0.02 |
Fe2O3 |
[%] |
≤0.02 |
Na2O |
[%] |
≤0.30 |
Na2O(可溶) |
[%] |
≤0.01 |
灼烧失量 |
[%] |
34.5±0.5 |
附着水 |
[%] |
≤0.30 |
中位粒径(激光衍射) |
D50(μm) |
1.0-2.0 |
松装密度 |
[kg/m3] |
300-350 |
吸油量 |
[ml/100g] |
≤38 |
白度 |
[%] |
≥97 |
电导率 |
[μs/cm] |
≤60 |
折射系数 |
|
1.58 |
莫氏硬度 |
|
3 |
包覆率 |
[%] |
≥90 |
· 电线电缆 |
· 橡胶应用 |
· 热塑性塑料 |
· 热固性材料 |
· 纸张涂料 |
· 其他应用 |
免责声明:本文中列出的所有数据确信正确可靠,但是并未特意要达到任何他人详细的标准,本产品并不带有任何的保证以及质保。数值均为参考值,并受生产公差影响。这些值是产品描述的唯一值,不保证其他属性的值。用户仍然有责任测试产品对其应用的适用性。
上一页
无
下一页

淄博鹏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无卤阻燃剂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企业

扫一扫手机网站